为了在循环热水杀菌锅杀菌时保证食品品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杀菌前处理
原料选择与处理:挑选新鲜、无损伤、无变质的食品原料,确保原料的品质良好。对于一些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料,如蔬菜、水果等,在杀菌前需进行清洗、去皮、去核等预处理,以减少原料表面的微生物数量,降低杀菌难度。
包装材料选择:根据食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能防止水分、氧气和微生物的侵入,同时要能耐受杀菌过程中的高温和压力,不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避免对食品品质产生影响。
二、杀菌参数设定与控制
温度控制:根据食品的种类、包装形式和微生物污染情况,精确设定循环热水杀菌锅的杀菌温度。一般来说,低酸性食品的杀菌温度通常在 115 - 121℃之间,酸性食品的杀菌温度相对较低,在 100℃左右或以下。在杀菌过程中,通过循环热水系统精确控制温度,确保杀菌锅内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的情况,影响杀菌效果和食品品质。
时间控制:杀菌时间应根据食品的特性和杀菌温度来确定,时间过短,无法达到彻底杀菌的目的,食品中可能残留有害微生物;时间过长,则会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口感和色泽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对于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汁,杀菌时间一般控制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压力控制:在杀菌过程中,要根据杀菌温度和食品包装的要求,合理控制循环热水杀菌锅内的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软包装食品或含气包装食品,适当的压力控制可以防止包装破裂或变形,同时也有助于维持食品的原有形态和结构。
三、杀菌过程中的操作与监控
热水循环均匀性:确保循环热水系统正常运行,使热水在杀菌锅内均匀循环,保证食品各个部位都能受到均匀的杀菌处理,可通过在循环热水杀菌锅内设置多个温度监测点,实时监测温度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方向,优化热水循环路径,避免出现温度死角。
食品装载方式:合理设计食品在杀菌锅内的装载方式,保证热水能够充分接触食品,避免食品之间相互挤压或堆积过密,影响热水的循环和热量传递。对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食品,应采用合适的装载器具或托盘,以提高杀菌效率和均匀性。
实时监控与记录: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杀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一旦发现参数偏离设定值,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而且这些记录也可作为质量追溯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四、杀菌后处理
快速冷却:杀菌结束后,应尽快对食品进行冷却,以减少高温对食品品质的持续影响,可采用快速冷却技术,如采用冷水喷淋或浸泡冷却等方式,使食品迅速降温至常温或更低温度,但对于一些易发生破裂或变形的食品,冷却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包装损坏或食品结构破坏。
包装完整性检查:冷却后的食品要进行包装完整性检查,剔除包装破损或密封不良的产品。包装破损的食品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货架期。
储存条件控制:将循环热水杀菌锅杀菌后的食品储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要求储存温度、湿度符合食品的储存要求,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防止食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品质变化。
本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zcatsp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