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首页 > 公司动态  >  全自动杀菌釜的喷淋水回收系统...

全自动杀菌釜的喷淋水回收系统设计与节水效果

2025-08-21

全自动杀菌釜的喷淋水回收系统设计需结合杀菌工艺特点、水质处理需求及循环利用逻辑,通过多级处理与智能调控实现节水目标,其核心设计思路与节水效果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喷淋水回收系统的核心设计要点

回收路径与预处理模块

全自动杀菌釜完成喷淋杀菌后,排出的废水(含少量冷凝水、可能的物料残留及高温余热)首先进入缓冲收集池,该池需具备保温功能(如采用聚氨酯保温层),以减少热量损耗。预处理阶段重点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通过滤网(50-100 目)和沉淀池去除水中的固体杂质(如食品碎屑、包装碎屑),避免后续设备堵塞;二是通过 pH 调节装置(如添加弱碱或弱酸)将水温控制在 60-80℃、pH 稳定在 6.5-7.5,防止水质偏酸或偏碱对管道及杀菌效果产生影响。对于含油或高有机物的废水(如肉类、酱料类产品杀菌后),还需增设浅层气浮装置或活性炭吸附单元,降低水中 COD 含量,避免微生物滋生。

循环处理与再利用模块

预处理后的水进入中间储水箱,通过变频水泵输送至杀菌釜的喷淋系统,形成闭合循环。为保障杀菌效果,系统需设置在线监测装置:一是温度传感器,确保循环水进入全自动杀菌釜时的初始温度不低于杀菌工艺要求的低值(如121℃杀菌时,循环水初始温度可维持在110-115℃),减少蒸汽加热的能耗;二是浊度仪和微生物检测仪,当水质超出预设标准(如浊度>5NTU或检出致病菌)时,自动排出部分废水并补充新水,避免交叉污染。此外,储水箱需配备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杀菌装置,定期对循环水进行消毒,防止微生物在系统内繁殖。

智能控制系统与适配性设计

系统通过PLC控制器联动全自动杀菌釜的运行参数(如杀菌温度、时间、喷淋压力),动态调节循环水的流量和加热频率:例如,在杀菌阶段初期,循环水主要依靠回收的余热维持温度,减少蒸汽注入;当温度下降至阈值时,自动启动加热装置。同时,针对不同产品的杀菌需求(如酸性食品与低酸性食品的工艺差异),系统可预设不同的水质处理模式(如酸性食品杀菌后废水偏酸,需加强 pH 调节),避免水质波动影响后续批次的杀菌效果。管道设计上采用耐腐蚀材质(如 316 不锈钢),并设置多处清洗接口,便于定期拆洗,防止水垢堆积。

二、节水效果与附加价值

显著降低新鲜水消耗量

传统杀菌釜每批次杀菌需消耗大量新鲜水用于喷淋和冷却,而回收系统通过循环利用,可将新鲜水补充量控制在总用水量的 10%-20%:例如,某肉类杀菌生产线采用该系统后,单批次新鲜水用量从 15 吨降至 2-3 吨,单日(按 20 批次计算)节水可达 260-280 吨,节水率超过 85%。对于用水量大的连续式杀菌设备,年节水量可突破 10 万吨,大幅降低企业的水费支出。

减少废水排放与处理成本

循环系统使废水排放量减少 70%-90%,降低了企业的污水处理负荷。同时,回收水中的余热被二次利用,减少了蒸汽加热所需的能耗(如循环水初始温度每提高 10℃,蒸汽消耗量可降低 5%-8%),间接减少了因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兼具环保效益。例如,某饮料杀菌车间应用该系统后,不仅日节水 120 吨,还因余热回收使蒸汽用量减少 15%,年节能成本超过 10 万元。

保障生产连续性与稳定性

回收系统的闭环设计减少了新鲜水供应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如停水或水压不足时,可依靠储水箱的循环水维持 1-2 批次的生产)。同时,循环水的温度稳定性优于新鲜水,避免了因水温波动导致的杀菌工艺偏差,间接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全自动杀菌釜的喷淋水回收系统通过 “预处理 - 循环利用 - 智能调控” 的设计逻辑,在保障杀菌效果的前提下,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兼具节水、节能、降本多重优势,尤其适用于规模化食品加工企业的连续式杀菌生产线。

本文来源于诸城市安泰机械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zcatspjx.com/